
2013年7月2日 上午 10時0分
人民網
流通業發展司副巡視員王選慶;
7月2日10時,流通業發展司副巡視員王選慶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逐步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以下文字實錄來源于人民網)
文字實錄
嘉賓訪談:7月2日10時,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巡視員王選慶做客強國論壇,以“逐步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這是商務部新聞辦公室聯手人民網等七家主流網絡媒體開展的“商務工作系列網絡訪談”的第六期,歡迎參與。2013-07-02 10:00:55
王選慶:各位網友好。我是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王選慶,非常高興今天和各位網友就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有關情況進行交流。2013-07-02 10:01:31
網友只是我們碰巧相愛:能否請您介紹下目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現狀?突出問題表現在哪些方面?2013-07-02 10:02:27
王選慶:再生資源這個行業在我們國家也是一個比較悠久的行業,在計劃經濟時期,全國就已經建立了各級的物資的再生利用,還有供銷合作社的廢舊物資回收兩大體系。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上也自然地形成了一大批回收的公司和個體,現在應該說是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充分競爭的格局。近年來在國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大的背景下,回收行業的規模不斷地擴大,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具有行業帶動性和示范性的龍頭企業,所以,總體發展態勢還是良好的。
據有關行業協會統計,2012年國內廢舊商品的回收總量約1.6億噸,回收的總值大概是5413億人民幣,目前各類回收企業大概有10萬多家,從業人員將近2000萬人。2012年,廢鋼回收的大概是8400萬噸,廢紙漿占了紙漿總量的64%,也就是說紙漿總量的64%是來自于再生的紙漿。所以,再生資源已經成為我們工業生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材料的來源。這一行業在國民經濟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正在逐步地凸顯。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基礎目前來看還是相對比較薄弱,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里我主要羅列三方面的問題。
一是社會重視程度還是不夠。社會普遍認為再生資源行業是傳統的所謂收破爛的,并沒有被作為公益性、基礎性和戰略性的產業來看待,所以應有的一些配套的法規、政策還不完善,比如說現在如果在社區內設立回收網點,目前阻力還是比較大,老百姓離不開它,一些廢品需要這些回收網點來回收,同時誰又不愿意把這些網點設在自己家門口。同時,目前配套的規劃支持也不夠,相關的技術標準和行業規范應沒有完全形成一個體系。這是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
二是部分的品種和部分區域回收還是比較滯后。現在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回收率比較高,因為它的價值量比較大,廢鋼鐵含兩年形勢好的時候能賣到3000塊錢一噸,廢銅大概是上萬塊錢一噸。但是,像廢玻璃、廢節能燈等等,這些由于價值量相對低,另外,廢節能燈的回收過程當中,還有污染等等問題,所以,回收的狀況不是特別理想。另外,從區域來看,和城市的回收體系相比,廣大的鄉村、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還有一些縣級城市,回收站點的覆蓋率還相對比較低,有待進一步地提高。
三是目前拆解的規范化程度還不是很高。除了少數企業回收工藝和裝備比較先進,環境保護設施比較完善之外,大多數的企業和個體戶設備還是比較簡陋、技術比較落后,也缺乏標準化的作業流程和操作規范;操作工人缺乏技術培訓,這樣造成比較大的問題,一個是環境污染,一個是本身對于這些操作工人來說,也面臨著由于污染造成的傷害。2013-07-02 10:20:34
網友海小棠:商務部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引導機制方面有哪些措施?成效如何?[09:47]2013-07-02 10:12:14
王選慶:商務部作為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主管部門,近年來主要從建立工作機制、制定法規標準、構建回收網絡、加強宣傳引導等工作入手,不斷地完善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引導機制,在防止城鄉環境污染、改善人居環境方面還是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是建立了工作機制。2011年,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等部門,起草并推動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完整的先進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的意見》(國辦發201149號)出臺,為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2012年,經國務院同意,批準成立了由商務部牽頭,22個單位組成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這一制度的建立為加快建立完整的先進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提供了一個新的工作平臺。這里我再說兩句,就是因為再生資源工作實際涉及到不同的環節,有回收環節,同時下面還有再利用的環節,同時又涉及很多的相關管理部門,所以,為了把大家的力量整合到一起,共同抓好這項工作,我們根據國務院的要求,建立了這樣一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
二是制訂法規標準。近年來,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制定并發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的法規和規章,發布了一批與再生資源回收相關的標準,法規和標準體系也是初步建立起來,這也為回收體系的建設的制度化和標準化奠定了基礎。
三是構建回收網絡。2006年開始,商務部開展了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目前已有3批共90個城市被列入了試點,并且運用中央財政預算內資金和相關資金,加大對試點和示范項目的支持力度。截至去年年底,中央財政已經支持了75個城市新建或者是改擴建了51550個網點、341個分揀中心。還有63個集散市場,同時我們支持了123個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基地的建設。這個基地比分揀中心的規模更大一些,不光是分揀,還有拆解,更復雜的加工,在基地來進行。
在相關政策體系的支持和回收行業廣大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再生回收行業在行業規模、回收體系、政策體系等方面還是取得了比較快的發展。
一是回收模式不斷創新。一批龍頭企業依托或整合原有的網絡,深入社區、學校、機關及企事業單位,成為回收體系的主力軍;回收企業與生產企業積極對接,逐步探索和完善這種產業共生的模式;還有很多城市形成以回收站點為基礎,分揀中心為依托、集散市場或者區域性的基地為核心,點面結合、三位一體的再生資源的回收模式。
二是行業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傳統的再生資源的回收分揀和處理工藝都得到了迅速提升,一些處理加工技術和裝備已經達到了世界的先進水平。比如說青島新天地集團,他們不光進行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的拆解,從中提取貴金屬、塑料,同時,他們還自己研制這種分揀的裝備,同樣的效果,價格比從日本、德國進口的要便宜至少一半以上。所以,應當說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三是再生資源回收的理念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特別是現在廣大大學生、中小學生,都形成了這樣一個廢物的回收利用,垃圾分類的意識。2013-07-02 10:18:38
網友真理埋在后花園: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與發展循環經濟的關系是怎樣的?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貢獻又體現在哪些方面?2013-07-02 10:20:20
王選慶:再生資源回收是資源循環利用的第一步,也是一個關鍵的環節。只有把各類再生資源有效、及時地回收,才能夠形成“資源-產品-廢棄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發展模式,真正實現資源的有效循環。可以說再生資源回收工作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前提和基礎,回收環節能否抓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循環經濟發展的成敗。
我這里也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目前統計的再生資源的回收率,比如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剛才我說它的回收率非常高,基本能夠達到96%以上。但是,比如說廢塑料,它的回收率只有29.6%,也就是不到30%,換句話說,如果你要對廢塑料進行循環再利用,我們現在也只是就這30%進行循環利用,其他還有70%就被廢棄掉了,沒有得到再利用。像廢紙,它的回收率我們統計現在也只有44.5%,廢輪胎只有47.3%,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只有23.3%,報廢汽車的回收率也只有29.6%。我們綜合來看這些主要的再生資源的平均的回收率大概59.3%,不到60%,這個意思就是說,只有60%回收的再生資源能夠得到循環利用,而剩下的40%多的就被廢棄了,所以,回收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整個循環經濟的前提和基礎。
同時再生資源回收工作又是我國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應當說,發展循環經濟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一個重大的戰略,我國也把節能環保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內容,其中,再生資源回收也是重點工程之一。我國人口眾多,再生資源產生量也是巨大的,僅僅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一項每年我們至少大概就有8000萬臺左右的家電要淘汰。剛才我也說了,我們現在的利用率也只有23.3%,也就是說,還有四分之三以上都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這八千萬臺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相當于一座蘊藏量很大、品位很高的一座礦山,比如有色金屬、貴重金屬的品位比礦山的品位要高得多,所以如果能夠大幅度提高再生資源回收率和利用水平,實現從單純的依賴原生的資源,轉變為原生資源和再生資源并重,這對循環經濟的發展將能夠提供重要的保障。
原生資源這一塊,實際上我們國家現在也是面臨著很大的壓力,我這里給大家提供一個數字,就是我國現在因為總體經濟發展方式還是比較粗放,所以,對能源、原材料這些原生資源是有很強的依賴性。比如說我國經濟總量現在是世界第二位,GDP占到世界10%左右,但是我們的能源消費卻占到了世界的20%。其中像煤炭、鋼鐵的消費我們占到了全球的一半,水泥占了60%,石油占了11%,我國能源的消費總量和美國現在是大體相當,但是我們的GDP只有美國的40%。我們的GDP和日本是大體相當,但是我們的能源消費卻是日本的近5倍。在一次能源消費當中,我們現在大概有12%是靠進口來支撐的,石油的對外依存度是55%,天然氣依存度超過了16%,鐵礦石是在60%左右。其他像煤炭,我們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產國,但是現在也是凈進口國。所以,原生資源這一塊,應當說,我們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再生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黨的十八大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提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我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概念就是要使我們人類的活動要和自然能夠和諧互動,要節約利用自然資源,積極保護生態,改變過去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而回收利用再生資源,與使用原生資源相比,可以大幅度地節約水、電、煤、油、運力、原生礦產,同時也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生產成本,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積極的意義。
我們有過一個測算。比如我們每回收利用一噸的廢塑料,就可以獲得0.85噸的塑料原料,這相當于節約了3噸石油。利用1噸廢紙可以造紙0.8噸,所以,相當于節約了木材3立方米、電600千瓦、標準煤是1.2噸、水100立方,同時減少水污染35%;利用廢鋼鐵煉鋼、廢銅生產銅、廢鋁生產再生鋁,資源節約的效益更為可觀。2013-07-02 10:28:50
網友大遼:再生資源回收與百姓生活有哪些關系?2013-07-02 10:29:54
王選慶:再生資源回收和我們每一個人都密切相關。從個人來講,參與再生資源的回收,可以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我們中華民族早就將節約問題,提到了一個道德的高度,古人認為,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許多朋友可能還記得,尤其是在我們這種40歲往上年齡的同志可能還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像牙膏皮、獸骨等等資源那時候都可以大量回收,既物盡其用,又為輕工產品提供了原料。在資源越來越緊張,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的今天,勤儉節約的傳統應當說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充分回收、利用每一張廢紙、每一個易拉罐成為我們子孫后代謀福利,保一方凈土、留一片藍天的必然選擇。
從改善人居環境的角度講,推進再生資源回收,可以創造美好家園。隨著工業化程度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現在產品的更新越來越快,廢舊產品的生產周期也進一步縮短,數量和品種大量增加,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再生資源回收有利于解決大量這種廢棄物的遺棄或者是處理不當造成的環境污染,防范環境風險,應該說是改善和提升人居環境的重要手段。通過再生資源,也就是說能夠給我們每一個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的環境。
從實踐來看,凡是再生資源工作,這種回收做得好的地方,往往也是衛生城市、文明城市,所以,當地人民也能夠享受到比較好的居住環境。
從改善民生的角度看,發展再生資源回收,也有利于提高弱勢群體的收入。再生資源回收行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將近兩千萬從業者當中有相當比例的“40、50”人員,下崗工人,還有農民工。據測算,再生資源每增加1000億元的產值,大概就可以安排就業50-100萬人,所以,這個行業的發展對于促進和擴大低收入人群的就業,解決農民工的就業問題,也是具有積極意義。因此,發展再生資源回收,符合保障民生、科學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2013-07-02 10:35:12
網友故園春早:能否請您以具體城市為例,介紹下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2013-07-02 10:38:28
王選慶:目前我們一些做的比較好的城市,主要是有那么幾種再生資源回收方面的模式。一是自建網絡模式。主要是針對利潤比較低的廢舊商品,沒有人愿意收的這些商品,比如廢玻璃,比如上海燕龍基公司現在充分利用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技術,建立覆蓋全國多個省市的自有回收網絡,同時利用先進技術,提高分揀加工效率,增強產品質量,將再生資源直接加工成優質生產的原料,創新盈利模式。這個模式的特點實際上就是把回收和利廢結合起來,回收這個環節可能利潤比較低,但是在利用這個環節,也就是生產一些優質原材料這個環節能夠有相對比較好的經濟效益,通過后一個環節彌補前一個環節,這是一種模式。
二是整合網絡模式。比如北京天天潔回收公司,在北京的回收體系建設當中,按照“掌握前端、統一物流、專業分揀、廠商直掛”這樣一個理念,來收編這些流動的拾荒大軍,同時加強企業自身建設,他們通過了ISO9001的認證,制定了相應的操作規范和各類企業標準,員工實行企業化管理,簽訂勞動合同,規范用工制度,實現人力資源、財務、客戶服務、作業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所以,這是一個典型的龍頭企業來收編和規范這種拾荒大軍的模式。這個模式應該也是值得我們大力推廣的。
三是兩網合一模式。比較典型的是遼寧省鞍山市政府回收體系建設當中,根據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和垃圾清運網絡關聯性強的特點,按照集約化的原則,將兩個網絡合二為一,通過招投標的方式,來確定承擔的企業,創新管理模式,節約了管理成本。企業通過市場化運作,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實現了有限資源的無限循環,這種模式我們也在和住建部合作在推廣。因為回收這一塊在商務部負責,但是生活垃圾的管理職能在住建部,所以我們兩個部現在也是非常良好的合作。
四是“三位一體”模式。在商務部確定的90個試點城市的回收體系建設當中,龍頭企業通過連鎖經營的方式,新建或者整合城市已有的回收站點,通過建設專業化、現代化的分揀中心,集中各站點回收的再生資源,進行分類、分揀、初加工,實現再生資源的初步的集中。再通過建設集儲存、初級加工、交易、信息收集發布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區域性基地,形成以回收站點為基礎,分揀中心為依托,區域性基地為核心,點面結合、三位一體的再生資源回收模式。“三位一體”的“三位”就是指回收站點、分揀和基地。
五是產業共生模式。這里我們舉的例子就是廣州有一個叫萬綠達公司,在回收體系建設當中,通過建立與產廢企業同步的循環網絡,也就是說產生廢物的生產企業,和他們建立同步的循環利用網絡,他們那邊產出了廢物,我們這邊同時就收進來,所以,產廢、利廢同步進行,收回來同時進行加工利用,這樣使得工業園區的廢棄物基本實現零排放,也就是生產企業廢物基本上沒有排放了,基本上給我們回收企業回收和利用了。所以,避免了二次污染。同時,利用營銷和物流等網絡搭建再生資源的集散市場式的服務平臺,連接更多的產廢、利廢企業,實現優勢互補,延長再生產鏈條,增強對外輻射能力。
六是政府資助模式。比如我們湖南的汨羅市、浙江永康市主要是借助物流運輸便捷、回收歷史悠久、利廢產業發達等優勢,政府積極配套相應的財稅優惠政策,打造多渠道的融資平臺,建設良好的管理、物流等配套服務體系,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產業作為當地支柱產業。永康市對再生資源龍頭企業減免各類工商稅費,汨羅市財政在廢舊商品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和直接支持企業生產經營方面光投入這些年就有20多個億。
七是全社會循環模式。深圳格林美公司在武漢、荊門市回收體系建設當中,以倡導綠色、低碳消費理念為切入點,建立深入社區的電子廢棄物回收超市、再生資源綜合服務站、循環消費超市三級回收網絡;與制造商、零售商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利用各類商業網點的人員、車輛進行逆向回收;深入機關學校宣傳綠色的消費理念,倡導低碳意識,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回收模式。2013-07-02 10:50:30
網友一簍蟹:在我們這個小地方,廢舊物資的回收都被一小部分人壟斷了,也根本談不上規模化和產業化,問問您對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規范有啥想法,這個蛋糕咋樣才能做大?2013-07-02 10:52:05
王選慶: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取消了特種行業管理的資質審批以后,現在任何個人或者組織進入這個行業,不存在什么門檻,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除了這里面有回收廢舊金屬需要在公安部門進行備案,除了這個之外,沒有任何的門檻。這樣的好處就是在于市場活力能夠充分釋放,但是同時,由于門檻低,以致這個行業,小企業多,個體工商戶多,市場主體較為分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的十幾萬家回收企業當中規模化的企業的占比大概也就是10%到20%左右。從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大家也會有深切的感受,就是上門回收廢品的多數都是個體戶,而且也像這位網友所提到的,這些個體戶大多也是進城的農民工,一家一戶、夫妻店這些弱勢群體,他們自我保護能力相對來說有限,所以,有的也是所謂“抱團取暖”,各自形成了勢力范圍,也有的比較嚴重的被黑惡勢力所控制。在這種情況下,當然談不上規模化和產業化的問題。
對此問題,我們的做法是采取“整合前端、收編隊伍”的方式。我們在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試點城市,由那些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按照統一規范的原則,對個體回收戶進行自愿收編,把他們聘為正式的員工,發放統一制服,給他們提供社保,并進行勞動技能培訓。像我前面介紹的北京天天潔回收公司,還有大連的環嘉集團也都是這種模式。同時,我們也與公安部門配合,強化回收渠道的治安管理,依法查處那些收購國家禁止收購的物品、收贓、銷贓等違法犯罪行為。現在看來,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
關于規范行業的發展和將蛋糕做大的問題,我們的看法是這樣的,就像零售業既要發展社區便利店,也要培育像北京的物美一樣這樣的大型企業一樣,再生資源行業既需要與百姓生活密切聯系,經營比較靈活的小企業、個體戶,也需要技術力量強、實力雄厚的大企業,而要把這個蛋糕做大,關鍵在于培育、扶持一批擁有健全回收渠道、處理和加工能力,具備整合產業鏈能力的大型的回收處理的骨干企業。由這些企業,組織和帶動回收環節和利廢工業企業的對接,提高行業的組織化和規模化程度,從而全面提升再生資源回收的運營水平,提高廢棄商品的回收利用率。
目前我們商務部正在推動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鼓勵這些試點地區的企業自我整合,通過兼并重組,形成龍頭企業,通過采取連鎖經營等現代組織方式,以新建、改造、收購、租賃、加盟、合作不同的方式,來延伸產業鏈和服務鏈,從供應鏈角度整合提升整個回收的產業。當然我們也鼓勵回收環節和利用環節的結合,形成完整的產業鏈。2013-07-02 11:00:06
網友霓虹小巷:嘉賓好,之前總聽傳北京的生活垃圾處理要收費啦,有些垃圾可以變廢為寶、回收再利用,再另外收費是不是不太合理?2013-07-02 11:02:52
王選慶:關于生活垃圾的處理工作,從職能上來說,是屬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我們商務部從自身職能出發,配合住建部等有關部門開展相關的工作,所以,就這個問題我做一個簡單的回答,也就不過多地展開,請網友能夠理解。
生活垃圾的組成成分比較復雜,既有廢紙、廢塑料這一類有回收價值的成分,也有餐廚廢棄物這一類比較難回收的成分,還有廢玻璃、廢渣土,還有建筑垃圾,比如我們裝修之后的建筑垃圾。這一類回收的價值較低的成分。我們想,應當從我們的國情來談,就是生活垃圾在進入處理環節之前,我們的拾荒大軍已經將這種垃圾篩選過一遍,他把廢紙、廢塑料等價值較高的成份撿走了,這這些成分就進入了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實際上大家也都有這種體會,如果你的廢塑料瓶、廢紙殼扔到垃圾箱里,可能過不了幾分鐘就被人撿走了。但是剩下的一些成分,比如餐廚垃圾,這些生活垃圾,就進入了生活垃圾的處理環節。
根據這樣的國情,商務部根據分類指導的原則,配合住建部等有關部門,就具體的回收品種開展不同的重點工作:對于廢紙、廢塑料等品種主要是完善回收模式并加以推廣,繼續提高回收率;對廢玻璃等品種,主要是會同有關部門,更好地實現生活垃圾的減量化和無害化;對于廢棄的餐廚垃圾,主要是配合有關部門積極研究處理利用的合理模式。
關于收費問題,這里我想談一點個人的看法。前面我已經提到了,進入處理環節的生活垃圾,實際上附加值很高的成分已經很少了,剩下的這些部分,以我們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包括以我們現在的投入來看,即使某些成分能夠得到利用,但是所得的價值也是有限的,和你處理的費用相比可能很不劃算。但是,從環保的角度來看,我們經常講的一個原則,叫做誰產廢、誰負責,也就是說,誰產生的廢品,就應當由誰來負責。對企業來說,要實行生產者責任制,也就是要繳納排污治理費,就是根據這樣一個原則,這在國外是普遍的,在我們國家現在生產企業應當說普遍也接受了這樣一個意識和原則。對于我們個人來說,由于種種的原因,針對個人來繳納相關費用的做法可能一直也沒有鋪開,老百姓對這方面還是不太能夠接受。但是從世界各國的實踐來看,居民不僅要繳納垃圾處理費,而且還負有進行嚴格垃圾分類的義務。也就是說,如果你沒有進行嚴格的垃圾分類,還要被罰款,一些發達國家基本都是這樣的做法。一個是你要繳納一定的處理費用,另外,你的垃圾也不能隨便扔,不能說我的冰箱、我的電視廢棄了隨便往樓下一扔就行,這個不行,你要打電話給專門的回收公司,讓他們上門來回收,如果你隨便扔的話人家要罰款。垃圾分類,如果你沒有嚴格按照分類,有監控的探頭,能夠發現你,到時候要給你開罰單。我想,這樣一些做法,我們將來也要慢慢接受,并且實施這些做法。這是一個趨勢。為了能夠充分利用這些再生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特別是給我們子孫后代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所以,我覺得,將來我們出一點費用,這是應當的。希望大家逐漸地能夠理解。2013-07-02 11:05:47
網友賈勝國:請問嘉賓,國家在再生資源行業發展政策方面有哪些規劃?您是否看好這一行業的前景?2013-07-02 11:07:12
王選慶:借著這位網友的問題,我簡要介紹一下我國再生資源行業管理的工作情況。在前面我介紹的商務部牽頭、22個部門參與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框架下,商務部從部門分工來說主要是負責指導再生資源的回收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擬訂資源的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措施;環境保護部負責資源回收利用過程中的環境污染防治,前面提到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生活垃圾的處理,其他部門各負其責,共同推進這項工作的深入開展。關于政策規劃,各部門均在推動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目標下,出臺了很多扶持回收利用行業發展政策。此外,各地人民政府也制定多項覆蓋面涉及宏觀政策、財政、稅收、土地等多個方面的優惠措施。
另外,商務部目前正在編制《再生資源回收體系中長期規劃》,這個規劃闡述了我國中長期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這是指導全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規劃布局的綱領性文件,我們計劃今年年內出臺。
關于行業的前景問題,我個人是十分看好的。一方面是國家非常重視。“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完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推進資源再生利用產業化,并且把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示范作為七項重點工程中的內容之一。把再生資源回收工作列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這在我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因此回收行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二是行業潛力還沒有完全釋放,剛才我也談到了,我們主要的回收商品的平均回收率現在只有不到60%,應當說這個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大,而且今后一段時期,隨著我國城鎮化進展的加速,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的逐步完善,市民環保意識的進一步增強,我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工作應當說會迎來更好的一個環境,各方面能夠創造更好的條件,所以,整個市場的空間會有越來越大的發展。2013-07-02 11:11:30
網友孫亞非:嘉賓,由國外進口電子垃圾等是否應當遏制?2013-07-02 11:13:39
王選慶:電子垃圾的問題也是這幾年各方面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因為在包括廣東某些地方形成了電子垃圾的集中的進口和處理的一些聚集區,造成了一些問題,比如說嚴重的環境污染的問題,包括水的污染、空氣的污染,還有從業人員的身體受到傷害,這些問題應該說是比較嚴重的問題。所以,對于電子垃圾的進口,我們國家是采取了非常嚴格的限制措施,據我所知,因為進口的管理工作不完全在商務部,其中主要是環保的評估,進口的垃圾進來之后不能造成環境的污染,再有,進口的企業和回收的企業,要取得環保部門的許可,也就是說環保部門要對它的回收的設備、廠區環境等等要進行環評,它的從業人員、它的技術各方面的條件,有著嚴格的要求,主要是防止污染的問題。所以,在這方面,我們國家是嚴格限制、嚴格控制。
各位網友,我今天非常高興回答了大家十個左右的問題,也通過這樣一個交流,一個是把我們的工作情況向大家做一個匯報,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知道了大家對再生資源回收工作的關心、支持和一些要求,我們將以此作為動力,更好地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兩型”社會建設的相關要求,把再生資源的回收工作做得更好。謝謝大家!2013-07-02 11: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