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7日—2009年8月9日
商務部
廈門外商投資局局長孫希有;
大家好,歡迎參加商務部網站“話成就、謀發展”地方商務工作訪談。本期參加訪談的是福建省外經貿廳楊彪廳長。 楊廳長您好,歡迎您來商務部網站“話成就、謀發展”地方商務工作訪談欄目做客,并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
文字實錄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參加商務部網站“話成就、謀發展”地方商務工作訪談。本期參加訪談的是廈門市外商投資局局長孫希有博士。
孫局長您好!2009-07-24 15:12:48
孫希有局長:主持人好,各位網友好!2009-07-24 15:13:28
主持人:歡迎孫局長來到本欄目做客。新中國已經走過了60年歷史,改革開放也走過了三十多個年頭,這些年廈門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這里面外資引進功不可沒,今天我們想請孫局長談一下,外資引進究竟給廈門的經濟帶來了什么。2009-07-24 15:14:02
孫希有局長:非常高興能在商務部網站與大家交流。其實我并不十分贊同外資引進僅僅是給經濟帶來影響這樣的提法。我想以更寬泛的視角來解讀外資引進給廈門帶來了什么。
首先,我們應當說,外資引進確實給廈門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加厚了廈門經濟的基礎。截止目前,我市共引進外資項目8415個,累計吸引合同利用外資31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2億美元。根據2007年的統計年鑒,在廈外資企業創造了廈門近80%以上的工業總產值,60%以上的進出口;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以上的工業企業中外資企業(含港澳臺)占比近60%,近75%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由外資企業創造。我市業已形成的三大支柱產業,電子、機械、化工,大都由外資企業擔當龍頭支撐;廈門新興產業,光電子、軟件、服務外包等,也是由外資企業充任行業的開拓。外資企業可謂是廈門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而這些,無外乎說明了外資企業對廈門經濟發展的貢獻。但我看來,利用外資對廈門乃至一個城市的影響遠遠不止這些。我們引進的不僅僅是資本,而更厚重的是還包括資本在內的文化,我的觀點是:外資不僅是外資,也是文化的存在。外資引進無可爭辯地導致了很多不同思想文化價值觀在這個城市的碰撞與融合,并逐漸強化了業已形成的海納百川的廈門文化。
一方面,外資引進以及外商經濟社會活動的增多,使得我們越來越吸收并認同了外來文化中的合理成分,逐漸認同了他們所倡導并恪守的市場經濟法規、商品流通規則、經濟理性文化、法制觀念文化等價值觀念。先進的管理經驗、企業文化以及高精尖人才的集聚,這些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文化動力。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尤其是優質外資項目的落戶,廈門城市軟硬件在文化交融中得以逐步完善,城市風貌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更加包容,推動著廈門更好地走向國際,所有這些無疑使得整個廈門城市的運作更加高尚而秩序。
另一方面,外資引進也會對整個社會結構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變革。大批外商來廈門生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本地居民,使得我們在與外商交往過程中不斷吸收他們所追求的社會文化意識,吸收他們合理的生活方式與休閑方式,繼而形成了新的社會消費群體、消費階層以及消費習慣。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廈門利用外資的歷史,同樣也是轉變我們工作方式的歷史,也是我們發展思維不斷更新的歷史,說到底,就是不同文化交融和變革的歷史。2009-07-24 15:14:34
主持人:謝謝孫局長!孫局長對外資引進給廈門帶來影響的觀點很獨到、很新穎。接下來我們請孫局長再談一下在金融危機情況下,今后廈門利用外資的形勢。2009-07-24 15:14:52
孫希有局長:謝謝主持人的鼓勵。目前,世界金融危機影響還在,很多人更多的是看衰FDI,但我并不完全這樣認為。
首先,復雜的形勢將進一步凸現價值投資思想。一般的投資者常??粗氐氖峭顿Y伊始的要素廉價的投資機會,他們往往以眼前的要素廉價和機會成本作為投資決策的支持點,但我認為,真正的理性投資者是不會因為眼前的一時利益不足而停止投資步伐的,最多是步伐和節律的調整。投資者更關心的是投資環境的改觀,還有那些處于成長快速通道的高新技術企業、品牌企業,反而視金融危機為行業重整的新機會。優質企業在經濟危機的刺激下會加速新產品研發力度與開發速度,乘機搶占市場??梢哉f,經濟危機進一步催促了價值投機向價值投資的轉變,這里將演繹理性健康的投資概念,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
其次,在當前一些發達國家經濟不景氣,我們的一些傳統競爭對手經濟波動加大,而我國金融市場相對穩定、經濟相對平穩的情況下,可能會產生“孤島效應”,這顯然有利于我們吸引外資。不同的視角會作出不同的結論:從消極視角看,會得出災難性的結論;從積極視角看,會得出機會性的結論,這是我一貫倡導的投資促進工作的辯證法。
我相信:蕭疏中會有新綠!沙漠中會有綠洲!2009-07-24 15:15:20
主持人:有句古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后我們請孫局長介紹一下金融危機下廈門市利用外資有沒有什么特別的工作方法!2009-07-24 15:15:33
孫希有局長:特別的工作方法我們不敢妄言,我倒是覺得我們要做的工作都是常規性的,我們只要是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得很踏實、很到位就行了,這就叫“于無聲處聽驚雷”!做到這一點,首先是要依靠市委、市政府高端決策的科學,靠“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政策設計、使用的科學主動,然后就是我們工作的盡職盡責和到位問題了。我們的政府機構,往往普遍被罩上行政管理的色彩,但我們作外資的,從沒有這樣的概念。比如在我們廈門市外資局的機關和各種工作載體中,可以隨處看到我們的標識用語:這里,是我們收獲的開始……,這句在我們外資局任何地方都可以見到的話就是在強調外商投資廈門是一個平等、互助、共榮、共贏的過程,是一個為了全球每一個來廈投資者提供機會的過程。在這樣的理念下,我們要研究經濟形勢,順勢而為,實實在在地做一些事情。比如說前幾年面對土地資源緊缺形勢,我們提出的“零地招商”策略,就是我們在土地危機中想出的辦法?!傲愕卣猩獭钡闹鲝埵怯眯姆宅F有企業增資擴產,促進企業提高和改善生產工藝水平,重視吸引服務貿易業項目,而這些主張都是不占用或減少占用土地的。目前,愈演愈烈的金融風暴極大干擾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對此,我們則聯手國際知名品牌中介機構,通過其豐富的高端產業客戶資源接洽投資者,通過國際大牌的中介機構之評價,來推介和印證廈門的投資環境。特別是最近國務院通過了“關于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之后,與臺灣的產業對接更成為我們的重中之重,“先行先試”已經開始在我們的投資促進工作中有所體現。一句話,面對變化的形勢,我們隨時都準備做好投資事務工作的“思維重建”,審時度勢,有多少困難,我們就準備多少應對困難的工具。2009-07-24 15:16:10
主持人:謝謝孫局長。您的談話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2009-07-24 15:16:23
王先生:孫局長對廈門市利用外資取得的成效做了很好的介紹,給我們印象深刻。我們想請教一下:廈門今后利用外資有什么新的想法。
謝謝!2009-07-27 17:32:04
孫希有局長:首先,非常感謝王先生對廈門利用外資工作的關注!現就今年下半年工作目標,談一下主要的工作措施:
一、服務企業。
立足于及時抓住和解決主要矛盾,尋找突破口,力爭在短期內有針對性、實實在在地為企業辦一兩件或兩三件實事。以敏銳的眼光關注中央各項新政策、新措施的出臺,并拿出應對之策,以利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二、服務基層。下半年,我們將加大對基層一線工作人員的輔導,重啟外資聯席會等形式,為區級工作人員提供交流、提高的機會;組織學習考察活動,向先進地區如上海、深圳、昆山、大連等學習先進的投資促進經驗和先行先試等突破性的做法。另外,我們從08年開始分派專業的招商人員駐點重大開發片區,下半年我們還將繼續堅持和發揚,進一步增強開發片區的招商力量??傊?,我們將定好位,站在一定的高度,以各行政區、開發區為依托,加強縱向聯系,避免惡性競爭,促進招商引資的良性發展。
三、轉變招商方式,推陳出新。
一是深度挖潛。招商引資習慣于“放眼望世界”,實際上現有企業的增資擴產是最經濟、最高效也是最有利的引資。我們要始終繃緊增資擴產這根弦,因為廈門外資總量至少一半是由現有企業增資擴產貢獻的,尤其在增量不樂觀的當下,盤活存量意義重大。因此,下半年我們將就企業增資開展專項調研,搞清楚哪些企業有增資擴產意愿,存在什么障礙,對重點企業跟蹤服務,爭取下半年能在增資額上有所改觀。
二是積極配合市里的“18510工程”,開展產業鏈招商。今年年初,市政府提出培育百億以上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向,其中18條百億產業鏈以制造業為主,5個百億產業集群以服務業為主。我們將進一步對優勢產業進行分析,如對廈門業已形成規模的光電產業、汽車制造、飛機維修等優勢產業進行細化,梳理產業鏈的上、中、下游,抓龍頭、找核心、找缺口,將優勢產業鏈、產業集群進行特色式推介、包裝。另外,我們還要主動出擊,一方面想法設法引進行業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吸引其上游、下游的配套企業自主入駐;一方面還要做好布局,集中吸引產業鏈企業,創造集群優勢吸引龍頭的關注。
三是今年的九八投洽會即將到來,我們將積極利用這個平臺,想盡辦法與有強烈或潛在投資意愿的客商接觸與對接,真正做到“近水樓臺先得月”。
四是認真做好調研工作,及時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克服引資瓶頸。比如,全市目前有不少在談的休閑旅游項目,如生態園、度假村、農家菜等,苦于用地限制等無法報批。如果能采用諸如“只征不轉用”等新模式,引資量就可能有所增加。
四、全方位開展對臺引資。
建設海西《意見》中的第一個定位是“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從這一定位出發,我們充分挖掘和發揮對臺工作的資源優勢,完善對臺引資工作體制,把承載的歷史責任與現實工作接合起來,實現對臺引資新突破。
首先,完善對接臺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轉移的載體功能。一是繼續優化海滄、杏林、集美三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提升臺商投資區引進的項目水平,優化臺商投資區的軟硬環境,進一步完善發展規劃,培訓臺商投資區專業招商隊伍,關注臺商投資經驗的累積,使臺商投資區成為臺灣產業集聚高地;二是積極利用好承接臺灣產業轉移的新載體。以13個重點開發片區為依托,制定出對接臺灣產業空間布局的規劃,增強對接臺灣產業轉移的載體功能,形成以重點開發區為引進核心、優勢互補、特色鮮明、配套緊密的臺灣產業集群優勢。
其次,明確重點產業發展導向,推進對臺產業對接。一是對我市產業結構、布局、現狀進行調研,掌握自身產業基本情況,分析現有產業鏈的廣度和深度,根據年初提出對臺合作的十個產業對接,即先進制造業、軟件、金融保險、服務外包、旅游、航運、文化創意、商貿、郵政通信和農業,細化具體的產業鏈及基礎產業環節的發展導向;二是對臺灣產業進行綜合研究,了解臺灣產業活動特點、發展動態,摸清我市與臺灣地區產業的關聯度與對應關系,以垂直的產業鏈分工為紐帶, 推進對臺產業對接,提升我市與臺灣產業的關聯度。
最后,大膽嘗試,探索對臺引資新模式、新途徑。一是密切與臺灣行業商協會的聯系,傳遞信息、獲取信息、發布信息,融入臺灣經濟組織之中,推動臺灣機構、企業考察、旅游等多方面與我市的交流與互訪;二是組織赴臺小分隊,團組力求小型化、專業化、針對性強,以便于開展靈活多樣對接合作活動;三是實行一企一策,重大項目成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從項目立項審批、注冊登記到開工建設、竣工驗收,生產經營等各環節手續確定專人負責。2009-08-05 15:40:18

